【县域新闻】陕西子长市:洋芋粉条加工忙 特色产业促增收
时间: 2025-02-11 12:00:14 | 作者: 粗粉加工设备
产品特点
隆冬时节,万物惨淡,然而在子长市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村的粉条作坊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现象。
走进粉条加工坊,只见乡民们重复搓弄洋芋粉芡后,经过小小的用具让粉芡均匀漏入欢腾的锅内,另两名乡民手拿筷子,不时将煮熟的粉条捞入另一个盛满凉水的锅内,再敏捷捞出放入另一个盆中,最后用棍子挂起来控水、暴晒。
粉条加工作坊负责人强国有说:“咱们每天能加工2吨洋芋,这2吨洋芋能漏300多斤粉,按现在商场行情报价每斤15元,能收入4000多元。本年冬季能挣8万到9万元。”
粉条好不好,要害看粉质与制造流程与工艺。凉水湾村一向有纯手艺加工粉条的传统,连续至今已有上百年前史,传统方法加工的洋芋粉条以润滑筋道、口感共同、天然无公害而受到了顾客的喜爱,成为乡民们冬闲增收的法宝,也带动了邻近乡民在家门口工作。
“我就在这村里住着,春夏秋三季种玉米、马铃薯,冬季给粉坊干活,一天能挣300元,收入很不错。”乡民谢祥军一边漏粉一边说。
子长市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历,探究三产交融开展路途,促进农业增效益、农人增收入、村庄增生机,先后整合资金66万元,新建石磨加工坊和手艺粉条加工坊,由村上能工巧匠承包运营;开办助农直播间和网店,完成线上线下出售相结合;不断发挥联农带农效果,添加工作岗位50多个,年收益170万元左右,其中村团体收益25万元,大众增收145万元。
“下一步,咱们要继续开展粉条加工、纯净水加工、机电修理、饲草青贮、梅杏采摘、石磨坊加工‘六位一体’的村团体经济产业园,树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形式,发挥联农带农效果,完成村团体和大众增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子长市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村党支部书记井伟表明。
工程案例
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