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东刘集镇:村庄工业上新“薯”光
时间: 2025-03-23 22:11:47 | 作者: 粗粉加工设备
产品特点
中新网安徽新闻1月2日电(施旖旎)冬闲人不闲,眼下,正是粉条加工的黄金时节。走进五河县东刘集镇西杨村,远远地就看见一缕缕粗细均匀、色泽鲜亮的红薯粉条规整暴晒在路旁边,一排排、一杆杆粉条在冬日暖阳下晶莹剔透,成了一道别具村庄风味的“风景线”。
西杨村政达家庭农场的加工车间内,夹杂着薯香的热气扑面而来,工人们正熟练地拌粉、漏粉、捞粉。在有序的操作下,一团团白色的粉浆顷刻间变成粗细均匀、颇具耐性的粉条。政达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德好介绍,他们家的红薯粉条不增加任何化学增加剂,口感柔软细腻, 劲道爽滑。
“十斤红薯一斤粉,咱们厂子每天早上4点左右开端加工,一直到晚上8点钟完毕。每天加工量在4千斤左右”,杨德好一边收拾着粉条一边说:“曾经光是卖红薯价格太低,收入有限,现在开办厂子,给自己家种的红薯做深加工,也是个致富增收的新路子。现在咱们厂子的红薯粉条一年销量大概有7万斤,按商场价10元一斤出售,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渐渐扩展,估计下一年或许打破10万斤。”
据了解,杨德好承揽300多亩土地专门用来栽培红薯,本年红薯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每年统一收产打磨出粉,会集加工出产粉条,全程参加红薯栽培及粉条加工,拓宽增收途径。因为粉条加工需求清洗、蒸粉、刨丝、暴晒等多道工序,这也为邻近乡民供给了工作岗位。(完)
本年,西杨村红薯栽培培育面积超500亩。下一步,东刘集镇将安身本地特征和资源优势,活跃引导、推进农户手艺粉条制造加工,全力开展红薯粉条加工工业,延伸红薯工业链条,使用线上线下途径拓宽商场,力求把绿色、高品质的产品面向更宽广的商场,进一步助力大众增收致富,为村庄复兴带来新“薯”光。(完)
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 告发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工程案例
相关设备